时间:2022-12-02 02:37:15 | 浏览:1272
此前韩国总统尹锡悦,指示韩国外长朴政,就韩国重构全球产业链可能采取的措施,向中国做出事先说明,以防止中韩双方产生误解。
不过在尹锡悦政府仅仅对华示好5天之后,韩国就突然变脸,试图为追加部署萨德寻找借口。
韩国媒体最新消息,在为期三天的国会质询中,韩国新任外长朴政就韩中关系表示,上届政府对华政策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此表示遗憾。
他还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双方的沟通互信和战略对话明显不足。
听这个说法,好像新一届韩国政府要加强与中国之间的沟通,但实际上,尹锡悦担任总统之后,韩国对华关系的恶化是很明显的。
就在这次国会质询中,朴政还推翻了文在寅时期,韩国针对萨德问题对华做出的“三不承诺”。所谓的三不承诺,指的是韩国在萨德事件后的公开立场。
此前因为朴槿惠任内,坚持跟美国勾结,部署了直接威胁中俄战略安全的萨德系统,导致中韩关系恶化,文在寅上台之后对此事做出补救,承诺不再部署新的萨德反导系统,不再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再谋求韩美日军事同盟。
“三不政策”可以视作是朴槿惠把中韩关系弄僵以后,文在寅政府改善中韩关系的重要举措。
朴政在此次国会质询中,直接拿“三不”政策开刀,声称“仅仅只是韩国的立场,并不是向中国做出的承诺,中韩双方没有签署协议为此提供支撑”,之后却又说要加强与中国的战略沟通,明显就是口惠而实不至。
其做法与美国嘴上喊着要跟中国“密集外交”,管控两国风险,实际上却对台出售武器,派高级官员窜访台湾地区一样,看似是在糊弄中国,实际上是在糊弄本国的民众。
他们主要是想告诉韩国民众,韩国新政府在改善中韩关系一事上,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如果中韩关系恶化,那么责任就不应该由韩国政府承担。
此举骗不了中国,但的确能忽悠一下韩国民众,毕竟大多数人都习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看问题。
但这就有个新的问题,韩国政府为何要忽悠自己的人民呢?
如果从长远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在为追加萨德寻求合法性,那么如此一来必然要否定文在寅的“政治遗产”,至少是将“三不”政策的性质,从“对华承诺”转为“单方面立场”,给予可以“灵活变动或解释”的空间。
而如果从最直接的因素看,当然是为了安然度过此次国会质询
韩国的国会质询,约等于政府工作报告,尹锡悦政府执政已经有几个月了,这是他上台之后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但国内的局势,对尹锡悦来说可能并不那么友好。首先,他上台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内政外交的政策,在民间并没有获得支持,据韩国民调机构的数据,韩国民众对尹锡悦政策的支持率,只有35%左右。
超过60%以上的韩国民众,是不支持他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的,作为一国总统,施行的政策却被全国60%以上的老百姓反对,当然是很危险的。
因此,现在的尹锡悦政府为了甩锅,建立自己的权威,稳定政权,就必须转移注意力。此次国会质询中,韩国新政府面对质询的策略,就是凡事都往文在寅政府的错误上推。
但凡是文在寅政府反对的,新政府都支持;但凡是文在寅政府之前支持过的,韩国新政府都拿出来反对。
从党派斗争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的确有利于稳固自己的基本盘,但是从整个韩国国家的利益来看,不顾现实韩国的现实经济情况,一味地为了反对而反对,破坏中韩关系,显然是不利于韩国经济复苏与发展。
另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尹锡悦政府作出目前的种种举措,根源还是韩国经济出了问题。而韩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韩国制造业的衰退。
这两年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等迅速发展,中国崛起,很多原本在韩国和日本的产业链,逐渐由于中国的竞争优势转移到中国了,韩国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连续几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这些经济困局,都在考验着执政者的水平。
客观上来讲,韩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整体下滑,这是产业升级和产业革命的结果。韩国应该做的,是发力于技术,提升自己在某一项或者某几项技术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但韩国并没有这么做,或者说现在的尹锡悦政府,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力。他们觉得韩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衰落,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抢了韩国的饭碗。
因此,尹锡悦坚决地倒向了美国,试图借助美国遏制中国产业链的机会,重新把制造业抢回去。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产业升级的过程就好像水流一样,从技术水平较高,资本较充裕的国家,流向技术水平更低,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那是不可避免的。
产业已经转移出去了,很难重新转移回来的,美国就是例子,特朗普搞了四年制造业重回美国,还是闹得一地鸡毛。
美国借助霸权都没做到的事情,韩国凭什么认为能够做到呢?
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非要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回流到发达国家,那是违背经济规律的,韩国新政府看不明白这一点,就只能被美国再次坑的经济危机,甚至国家破产。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
茅台转变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让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成为现在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经销商为2096家,新增62家,减少12家,累计增加50。
白酒的特质,越陈越香。酱香酒更是如此。大量茅台酒被储存下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市场上的酒越来越多。所以,归根结底,茅台虚高不虚高,在于利润能不能翻番甚至翻两番。你没看到的是,茅台以价格违规等理由,已经砍掉超过三分之一经销商了,省出来的这三分之一的份额。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南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一张长图告诉你,南宁这五年的变化↓来源|南宁云、南宁新闻网编辑:邓玲校对:唐艺文责编:覃凤妮值班编审:卢超扫描二维码进入南宁云客户端南宁权威新闻资讯第一时间获取扫描二维码关注南宁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最新最快信息实时掌握南宁新闻网官方抖音号(nnnews)与您一座城、一条心,请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南宁大事小事,小新在抖音等着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