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1:51:40 | 浏览:553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全靠韩国天气。”
要说全世界最关心朝鲜半岛天气的,可能并不是韩国和朝鲜人,而是一群来自中国山东小镇的农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每天,村民们都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打开电视或掏出手机瞅一眼韩国的天气变化,因为韩国的天气,往往会影响他们一年的收入。
01
中国泡菜小镇
一提到泡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韩国思密达,但其实,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统计,韩国市场上有三分之一的泡菜都来自中国山东的一个小镇——仁兆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韩国媒体《亚洲经济》报道,2017年,中国向韩国出口泡菜量达到了28万吨,占去年韩国泡菜进口量99%,而这其中的8成都来自山东仁兆。
在这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小镇,全镇12万亩耕地面积中,蔬菜种植面积11.5万亩,而其中大白菜的种植面积又占了绝大部分。
这里肥沃的土地,为大白菜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再加上一条被当地村民们视为母亲河的大沽河——它的水质决定着蔬菜的口感和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种优势的附加下,让这里出产的大白菜草腥味淡、发甜、入口脆爽,也因此成了制作韩国泡菜的绝佳原材料。
于是靠着中国人特有的种菜天赋,和所种植的土地上出产的大白菜,这个在国内十分不起眼的小镇,却成了爱吃泡菜的韩国人的耶路撒冷。
02
韩国的泡菜危机
有人可能会感到好奇:一个中国小镇怎么控制了韩国泡菜的命脉?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韩国因为天气变化时常出现的泡菜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朝鲜半岛都会遭受一波强烈台风和恶劣寒潮的侵袭,而作为韩国泡菜原材料的大白菜,便会出现减产的危机。
2020年时,因为减产导致的韩国大白菜价格破万(折合人民币60多元)的消息,曾迅速占领了韩国各大媒体版面,还上了我国的热搜。
当时有韩国主妇算了一笔账,买20棵大白菜,要花1176元人民币;葱姜蒜等配料要2000多元,她家做一次泡菜花费了3000多元人民币。
据韩国银行统计,2020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7万元/月。也就是说韩国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只够腌制100多棵泡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韩国人自己的话来说:这哪是在吃白菜,这简直是在吃黄金、吃钻石。
而韩国人之所以会对泡菜的价格如此敏感,是因为在韩国,泡菜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早在2010年时,韩国就遇到过一次泡菜危机,当时甚至差点让李明博政府倒台。
那一年因为韩国国内大白菜减产,导致白菜价格居高不下,一棵白菜最贵时一度卖到了人民币80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几乎每个家庭都腌制泡菜的韩国,民众将大白菜上涨的怨气发泄给了李明博政府,于是政府从农户手中囤收白菜,再以七成的价格出售给市民。
但即使这样依然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不得已只得取消了大白菜的部分关税,并紧急从中国进口大量大白菜。
从此中国的大白菜开始大量打入韩国市场,并牢牢站住了脚跟。
03
韩国人也不得不说“真香”的中国泡菜
众所周知,韩国人在饮食上,严格遵循“身土不二”的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身土不二”,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出生地生产的东西最适合自己的体质。
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本土生产的。
但在韩国政策的保护下,耕地不足、人力成本高昂,再加上时常发生的大白菜减产危机,导致韩国的泡菜成本高。
于是在物美价廉的中国大白菜面前,韩国人也只能喊句真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在出口大白菜的过程中,仁兆镇的村民们还逐渐打通了下游的生产环节,进入更有附加值的泡菜加工行业,紧紧绑定了韩国人的胃。
不过,韩国人一向对于泡菜等食品的卫生条件要求极高。
作为腌渍品,亚硝酸盐就是泡菜出口的第一关。
为了降低亚硝酸盐,仁兆镇泡菜厂的工人们想尽了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厂房里,工人们穿戴上无菌工作服,对蔬菜进行7次清洗。清洗、腌渍、储存、运输,全程低温,以此抑制细菌滋生。
经过这一道道的工序,仁兆镇生产的泡菜菌落总数控制,甚至比国家奶粉的标准还高。
除了制作流程外,在菜的品种上,当地人也是下足了功夫。
用当地泡菜厂老板的话说:“韩国市场喜欢什么泡菜,我们都知道。从播种开始,我们种的就是韩国喜欢的品种,所用的种子也是最优良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他们还会根据韩国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区域的口味需求及变化,调制不同的酱料。
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大多数韩国人根本分辨不出自己吃的泡菜,到底是本土出品还是中国进口。
不过,在得知韩国进口泡菜90%都来自中国的消息后,韩联媒体却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表示,这简直是“泡菜宗主国的耻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系列铺天盖地的报道和抗议下,韩国人开始了他们所谓的“泡菜振兴计划”。
为此,韩国政府专门出台政策,要求全国重点发展泡菜产业,力争在2022年,使本国产泡菜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五个百分点到70%。
此外,韩国政府还将提高泡菜的味道和品质,将采取与标注牛肉等级相似的制度,提高韩国泡菜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近几年随着韩国极端天气的频发,白菜、洋葱等制作泡菜的原材料时常出现供给不稳的情况,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想要短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国人的餐桌上,都将少不了中国泡菜的身影。
04
写在最后
如今,仁兆镇出产的泡菜,除了出口韩国外,还卖到了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仁兆镇泡菜不断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的同时,韩国泡菜未来会不会被各国人民叫做山东泡菜?
我们不得而知,我想也不会去争这个虚名。
毕竟在我们这个吃货大国眼里,好吃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而美食从来都是用来享受的,不是拿来吵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国人爱泡菜,大家都知道,可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已经快吃不起泡菜啦!受天气影响,韩国超市里一颗白菜能卖到1.8万韩元,折合成人民币90多块。再配上腌制泡菜所需的白萝卜,葱,生姜等辅料,成本还得再翻一倍,这可不就是吃不起了。好在我国一山东小镇力
韩国人快要吃不起泡菜了?事情是这样的,受极端天气影响,韩国白菜、生菜等蔬菜的产量下降,韩国多家快餐店取消了汉堡、三明治里的蔬菜,烤肉店的蔬菜也不再是免费无限量供应,而是有偿提供。生菜短缺,韩国人忍忍也就过去了,但白菜产量下降,韩国人可真的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全靠韩国天气。”要说全世界最关心朝鲜半岛天气的,可能并不是韩国和朝鲜人,而是一群来自中国山东小镇的农民。图片来源于网络几乎每天,村民们都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打开电视或掏出手机瞅一眼韩国的天气变化,因为韩国的天气
齐鲁网11月27日讯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12集成就纪录片《新时代 新山东》,自11月26日开始每周一至周三山东卫视晚间21:30播出,26日晚播出第一集《不一样的制造》。在山东潍坊歌尔公司,压制产品外壳的模具需要经过抛
仲夏时节,来到济南紫缘香草园,见大片大片的薰衣草美丽绽放,置身其中,仿佛身处浪漫的法国普罗旺斯。(新锐大众记者 杨润勤 摄影 张宝贤) 放眼望去,熏衣草如紫色的波浪层层迭迭上下起伏,如梦如幻,美丽至极。花海里还有马鞭草、金鸡菊等,相互映衬,
【“王”是山东第一大姓 山东叫什么名字的人最多?】今年年初,公安部公布了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姓名,其中前5名依次为:张伟(29万多)、王伟(28万多)、李娜(27.3万多)、王芳(27.1万多)李伟(26.6万多)这些姓名男
今年年初,公安部公布了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姓名,其中前5名依次为:张伟(29万多)、王伟(28万多)、李娜(27.3万多)、王芳(27.1万多)李伟(26.6万多)这些姓名男女皆有使用。但是,在山东,全国这前5名的名字的排序
夏天一到,好像每天吃的水果都变成了热带地区特产水果,给人一种只有热带盛产水果的错觉。立秋一过,花花在青岛能明显感觉到暑气正在一天天的散去,尤其是每天早晨开着窗都会被冻醒。一入秋,水果市场就成为山东主场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其实山东也是一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美食因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它仍然是韩国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CNN整理的在韩国人内心深处、灵魂和消化道至关重要的40道菜。1. 解酒汤 (해장국)鉴于韩国醉心于饮酒文化,她的宿醉治疗文化同样发达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人说沂蒙好地方”,大家在临沂感受蒙山气象万千的同时,却经常忽视了在沂脉弥水之畔的潍坊临朐。说起临朐的美景,除了东镇沂山的云海日出,石门坊的漫山红叶,老龙湾的清泉竹林,揽翠湖温泉的休闲惬意……还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今天,好客君就带你发现一
本组照片采集自国外网站。本人翻译和丰富背景资料后提供给大家,并不代表支持或证实原文的观点,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一定会存在错误,还望大家不吝指正。世界风光:瑞士小镇--因特拉肯(Interlaken)世界最美小镇:捷克克
安塔利亚安塔利亚 (Antalya)位于 土耳其 南海 岸,在 罗马 、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是 地中海 东部重要的港口,现在则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它不仅拥有美丽的沙滩和精致的度假村,也完好保存了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城。从卡帕多奇亚到
世界最美小镇Top40出炉,你以为的丽江凤凰都没有上榜,取而代之的则是意想不到的冷门小镇,它们究竟有多冷门,往下看吧~~哈尔施塔特(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是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曾经有人说:“一个人若爱你,就带他去哈尔施塔特;一个人若恨你,也带
中国的小镇古朴清幽国外的小镇清新浪漫同样是小镇,性情却大不相同喜爱中国的古镇,喜爱在缓缓的渡船头,看丝雨织长天碧水,细细品味烟雨乱江南的古朴惆怅;喜爱中国的古镇,喜爱在布满青苔的石阶,遥看那白发的老阿婆,斜靠在木制的藤椅上,守候着袅袅的苦茶
中国的小镇古朴清幽国外的小镇清新浪漫同样是小镇,性情却大不相同喜爱中国的古镇,喜爱在缓缓的渡船头,看丝雨织长天碧水,细细品味烟雨乱江南的古朴惆怅;喜爱中国的古镇,喜爱在布满青苔的石阶,遥看那白发的老阿婆,斜靠在木制的藤椅上,守候着袅袅的苦茶